4月17日至18日,副校长马金友率研究生处、农学院、动物科技学院、食品学院及园林园艺学院负责人一行,赴甘肃农业大学开展研究生教育专题调研。双方围绕研究生招生培养体系优化、学科动态调整机制创新、学位点建设与考核评价等核心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,并在校际协同发展方面达成多项合作共识。
座谈会上,马金友副校长系统介绍了我校的办学历史与学科发展成果。他指出,作为中原地区具有农业特色的高校,我校近年来在作物遗传育种、动物疫病防控等重点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。此次调研旨在学习甘肃农业大学在交叉学科布局、导师队伍建设、学位点建设等方面的先进经验,进一步优化我校的学科生态体系,打造服务区域发展的创新引擎。甘肃农业大学副校长司怀军对我校来访表示欢迎,并介绍了该校“立足甘肃、服务西部、辐射全国”的办学定位。他重点分享了学校在学科建设方面的经验做法,包括通过动态监测与绩效评估机制推动学科持续升级,以及强化研究生科研能力与产业适配性等具体举措。研究生院副院长贾晓蕊从制度设计角度,详细介绍了甘肃农业大学在导师队伍建设方面的做法,重点阐述了导师培训体系和学位点预警机制的实施成效。该机制通过将年度考核结果与资源配置直接挂钩,实现了学位点建设的动态优化。研究生院副院长许涛随后介绍了研究生招生方面的做法和成效。相关学院负责人也围绕学科建设、科研平台共建共享等议题与对方展开交流与探讨。双方在师资共享、科研协同创新、人才培养联动等方面达成了广泛共识,标志着两校合作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。
马金友表示,我校将系统梳理甘肃农业大学在学科与学位点绩效评估、研究生全过程管理等方面的成熟经验,结合学校“十四五”发展规划,加快形成可复制、可推广的改革路径。未来,双方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,持续深化在师资队伍建设、科研联合攻关、社会服务协同等领域的合作,共同探索农林类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路径,为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现代化建设贡献高校智慧与力量。
(图片
/
崔乘幸
初审
/崔乘幸
复审
/
崔乘幸
终审
/
李波)